鄂伦春人
作者:旅游局 更新日期:2017-11-14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面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马,一人一个杆枪,打的獐狍……”这只脍炙人口的歌曲,形象的描述了大兴安岭鄂伦春民族的活动地域和经济生活。
鄂伦春族的名称,传说有三种意思:最靠谱的含义是“山岭上的人”。
第一次见到鄂伦春人是在河东最前面的王洪志家,老爷子耳朵背,说话声音低而洪亮,和他说话需要和他喊着说,因此九十四人都称呼他王聋子,他是九十四的老人,开发大兴安岭时第一批来的,70年代一年冬天,从河南来了一个骑着青色矮马的鄂伦春人,穿着皮大哈,戴着狍皮帽子,背着半自动步枪,马上驮着一个狍子和大小的皮包,他的到来引来众多的孩子跟随,一直跟到王聋子家,等他下马把马栓在大门口进屋孩子们还不肯散开。
据说这个鄂伦春人姓魏,属于呼玛河、瓦拉干、盘古河流域库玛尔路部的鄂伦春,从白银那沿呼玛河逆流而上,长年活动在呼玛河流域渔猎而生,和老王头在河南给齐齐哈尔地质队淘金时结交的朋友,缺少盐和酒等日用品时拿肉干来换 ,他儿子大军和我哥是同学,时常拿些西鲁赫给哥哥分享,我也能跟着借点光,可惜肉干太少,吃的甜嘴吧舌,鄂伦春人淳朴实在,性格豪爽,就是愿意喝酒,喝酒直接拿瓶子仰脖就啁,逢喝必醉,醉了六亲不认,家人们喝醉了也经常用枪火拼,听起来挺吓人的。
后拉经过和来王聋子家的鄂伦春人接触,发现鄂伦春人并不都是传说的那样,通过聊天儿了解了他们很多的语言,鄂伦春人一直没有文字,由于以狩猎为主,个体独立生活能力极强,极少在语言上有碰撞机会,语言是世代口口相传,他们说起汉语来非常生硬,但能听得懂,了解了一些日用品常用的叫法,知道了西鲁赫,乌力格特,昆比,昆比希勒,洛阿其努瓦,莫鄂格特,莫李格特吉格特,亚木合托,澜诺日恩蘑郭,巴枉达仁菇郭,等很多物品的叫法。
鄂伦春人实际上是大兴安岭的土著人 ,是真正大兴安岭的主人。他们信奉萨满教,相信世间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崇拜天神河神火神山神。人死后采用风葬,棺材多用柳条编或桦树皮制成,在葬地选择四棵从呈正方形的大树,在树距地两米高处锯掉,在搭上横木,铺上树枝,把棺材放上去,这样做可以避免熊狼等野兽扒棺毁尸。
鄂伦春人上山打猎之前需要供奉白呀那查,最初的鄂伦春人下山定居之前住在撮罗子里,吃手把肉,穿兽皮,喝昆比希勒野菜汤,在夏天,他们发现洛阿其努瓦野菜,他们把这种野菜变成辫子,挂在树上晾干,冬天大雪封山没有菜吃时,到林子的大树上很轻而易举能找到树上的干菜食用,保证了冬天少绿色蔬菜维生素的补充,这体现了鄂伦春人古老的智慧。
鄂伦春人的猎马非常厉害,这种马矮小精悍,实用性非常强。他不仅善走山地,穿越密林。而且还能跋涉在沼泽地带,寻找塔头行走稳而不倒。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这种立马十分通晓人性。食物上不仅吃草,还吃大马哈鱼,过去呼玛河里打大马哈鱼非常多。 猎狗也是狩猎时离不开的好助手,除了帮助猎手寻找野兽外,还能帮助猎手追踪受伤的猎物,也能给主人家捎信儿。
鄂伦春人善于捕鱼,他们会在小河上憋亮子,用大眼网筛让小鱼通过留下大的细鳞鱼、哲罗鱼、鲇鱼、狗鱼,给自己留下后路永远有鱼捕,他们用的船叫乌图鲁特,春夏季,寻找粗高直的桦树,用刀剥下整张树皮趁湿压平,把事先用猎刀削好的鲜樟子松薄木条揻成U型,做好横撑和船沿儿,用三角木钉定好骨架,再把做好的骨架放在压平的桦树皮上,用绳子捆好,一边用力整形,一边用三角木钉加固,并用绳子系好船的两侧尖头儿,等桦树皮和骨架干后便可下水使用了。船桨用樟子松制成,中间把手儿呈圆柱形儿,俩头平扁而略宽,这种船,一丈来长,两尺来宽,非常轻便灵活,可载一至两人,遇有障碍和浅滩,一个人就能拿动,这种船用登杆子能逆水行驶,不足之处是船身狭窄,航行不稳,普通人是玩不了的,需要很高的技术才能驾驶。
库玛尔路的鄂伦春人1953年定居到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和白银那,国务院确认鄂伦春民族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属于六小民族,十八站鄂族乡人口到现在也不超过600人,大部分已经被汉化。
杨树林苍狼
2017-03-18
方言俗语注解
大哈——用狍皮做的大衣
萨满——通古斯语,原意为兴奋狂舞之人
白呀那查——猎民们上山之前在大树根上用斧头砍一平面,在上同碳画的一个人像就叫山神,也叫白那恰
手把肉——把野生动物肉块煮熟,用刀割或用手撕着吃
西鲁赫——熟肉干
乌力格特——生肉干
昆比——柳蒿芽
昆比希勒——柳蒿芽汤
洛阿其努瓦——老山芹
莫鄂格特——稠李子
莫李格特——山丁子
吉格特——笃柿
亚木合托——猴头
澜诺日恩蘑郭——木耳
巴枉达仁菇郭——蘑菇
撮罗子——鄂伦春人在在野外搭的窝棚,周围用兽皮,桦树皮茅草等遮挡 ,上面露天,人居其中,篝火做炊。
塔头——沼泽地里的草墩子
亮子——是一种捕鱼设施,在小河上筑坝,中间留一处放水,在放水处用网筛挡住,以使顺水下的鱼挡住
乌图鲁特——桦皮船
作者:杨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