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遗址

作者:旅游局 更新日期:2016-05-05

    十八站古人类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麓,黑龙江支流呼玛河右岸二级台地,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境内,距今约2万多年,现已列为黑龙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十八站遗址是在我国最北部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期遗址,也是我省唯一的一处。此遗址在嫩-漠公路东西14公里范围内,它的发现对研究原始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1975年8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陈祖银为队长的考古队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自然部总工程师杨大山的陪同下,考察发掘十八站遗址共出土石制品1070余件,其中有石针、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小砍杂器等打制石器据考证,地质年代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万二千年前,按考古分期属于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这批石器,在器形、风格、大小等方面,与北京周口店及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出土的石器颇相近似,这些旧石器类型和加工技术与华北地区出土的古代文物有密切的联系,是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北旧石器时代遗址。1981年1月27日,十八站旧石器文化遗址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6月,在三个遗址处分别设置了高1.4米、宽0.9米、厚0.12米的石碑,石碑背面刻有112字的文字说明,简要记录了遗址的发现、挖掘时间以及出土文物的件数和遗址发现、挖掘的重要意义等。这一个重大发现,改写了大兴安岭旷古无人的原始记录,充分证明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流域,从遥远的古代起就有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活繁衍。大兴安岭森林就是古人类的绿色摇篮,就是中华民族祖先劳动、生息和繁衍的家园之一。

巍巍兴安岭,莽莽大森林,滔滔龙江水,悠悠呼玛河。十八站记载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记载着人类古老的文明。大森林赋予这里几多神秘的色彩,许多古老的神话般的传说,吸引了无数远方的来客。